大德八年(1304),黄河在杞县决口的消息传到赵州栾城。四十二岁的韩山童站在自家庄园的阁楼上,望着东南方向久久不语。他的祖父曾是北方白莲教的传法祖师,因\"惑众\"之罪被元廷流徙,最终在永平路落籍。如今,这个隐秘的教派即将在他的手中焕发新生。
一、 栾城密会
腊月初八,借着浴佛节的名头,各地教众齐聚韩家后院的地窖。油灯摇曳,映照着数十张虔诚而激动的面孔。
\"明王出世,弥勒下生。\"韩山童的声音在地窖中回荡,\"如今黄河决口,饿殍遍野,正是末劫之兆。\"
来自颍州的刘福通站起身:\"韩教主,朝廷赈济不力,各地已有饥民易子而食。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一个契机。\"韩山童目光深邃,\"白莲一朵,需待春风。\"
他展开一幅绢布,上面绘着复杂的组织图:\"各地已设香堂七十二处,教众逾万。但起事之前,还需与南方取得联络。\"
这时,地窖暗门开启,一个风尘仆仆的商人走了进来。他摘下斗笠,竟是往来南北的丝绸商杜遵道。
\"韩教主,\"杜遵道拱手道,\"江南的明月会愿意支持我们。他们有一条从海上通往高丽的商路,可以运送兵龋\"
二、 漕运暗流
此时的黄河沿岸,灾情远比朝廷奏报的严重。在曹州一带,治河工地上饿殍遍野,幸存的民夫只能靠树皮草根维生。
\"爹,我饿......\"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蜷缩在草棚里,气若游丝。
男孩的父亲王二看着儿子深陷的眼窝,突然站起身:\"横竖都是死,不如反了!\"
就在骚动将起之时,一队白莲教徒运着粮食来到工地。为首的正是刘福通,他站在土堆上高喊:
\"明王怜世人疾苦,特遣我等前来施粥。韩教主有言:'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
饥民们跪倒一片,涕泪交流。王二抱着刚刚喝到米汤的儿子,眼中燃起异样的光芒。
当夜,刘福通在工地上秘密发展信徒。他取出一尊巧的白玉弥勒像:
\"入我白莲,皆为兄弟姐妹。明王出世之日,便是众生平等之时。\"
三、 明暗交织
大德九年(1305)春,韩山童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派遣杜遵道南下,与江南遗民势力建立正式联系。
在庆元港的一处货栈内,杜遵道见到了明月会的南方主事人方樗——方凤的侄子。此时的方樗已是江南士林的领袖人物之一。
\"杜先生,\"方樗仔细查验过信物,\"韩教主的意思,我们明白了。但举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他取出一幅地图:\"这是江南各大家族的联络图。他们表面上顺从元廷,暗地里都在积蓄力量。\"
杜遵道惊喜地发现,这些世族不仅掌握着大量财富,更在乡间组建了保甲武装。
\"不过,\"方樗话锋一转,\"我们有个条件:义旗一举,须以'恢复宋室'为号。\"
双方经过三日密谈,最终达成协议:白莲教负责在北地举事,江南世族则在南方响应,共同拥立赵宋后裔为帝。
四、 弥勒转世
就在南北势力暗中联合的同时,韩山童开始在教众中营造\"明王转世\"的神话。
这年端午,他在栾城白鹿山举行法会。当数万教众齐聚山下时,韩山童身着素白法衣,出现在山顶。
\"昨夜明王入梦,\"他朗声道,\"示现真言:'道已变,大劫在迩。弥勒下生,明王出世'。\"
突然,山顶金光大盛——这是杜遵道从江南带来的铜镜反射阳光制造的异象。教众纷纷跪拜,高呼\"明王\"。
韩山童的侄子韩林儿适时捧出一方古印:\"此乃在山中所得,上有'龙凤'二字,正是明王信物!\"
其实这方印是方樗提供的宋代古物,特意埋在山上。但在虔诚的教众眼中,这无疑是命的象征。
五、 风雨欲来
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驾崩的消息传来,元廷陷入内斗。韩山童知道,时机快到了。
这年秋,他在真定府召开最后一次秘密集会。刘福通、杜遵道等核心成员全部到齐。
\"各地香堂已准备就绪,\"刘福通禀报,\"只等教主号令。\"
杜遵道带来更振奋的消息:\"江南方面已经联络高丽工匠,打造兵刃三千件,将通过漕运分批送达。\"
韩山童展开一幅巨大的中原地图:
\"起事之后,福通攻取颍州,控制漕运要道。我率主力北上,直取大都。江南义军同时响应,切断元军南退之路。\"
他特别嘱咐:\"记住,我们不仅要攻城略地,更要收拢人心。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让百姓知道白莲教是为他们而战。\"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探子送来紧急情报:元廷已察觉白莲教的活动,正在调集兵马。
韩山童临危不乱:\"既然瞒不住了,那就提前动手。传令各香堂:明年五月,白莲花开。\"
是夜,无数信使从真定府出发,奔赴各地。他们携带的不是文书,而是一朵朵丝绸制作的白莲花——这是起义的信号。
杜遵道站在城楼上,望着南下的信使,轻声对韩山童:
\"教主,这一去,不知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
韩山童目光坚定:\"白莲花开,总要经历血雨腥风。但只要有一朵绽放,就会有千万朵随之盛开。\"
秋风萧瑟,卷起满地落叶。在这山雨欲来的时刻,白莲教的种子已经撒遍中原。只待春雷一声,便要破土而出,绽放出改变历史的花朵。
(第九卷 第十一章 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风雅宋朝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