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与四季(续四)
开春的风还带着点凉,林听言整理阳台花盆时,翻出了去年秋买的花籽袋——浅褐色的纸袋上印着细碎的雏菊花纹,是上次和周叙白逛花市时特意挑的,好了要种在银杏旁边。她捏着纸袋走到客厅,周叙白正趴在茶几上翻旧照片,见她过来,伸手把人拉到身边:“看,这是去年冬给树挂灯笼时拍的,你当时手冻得通红还不肯揣兜。”
林听言凑过去看,照片里的银杏裹着厚厚的麻绳,枝桠上的红灯笼在雪地里亮得扎眼,自己缩着脖子站在树旁,鼻尖都泛着粉。她笑着把花籽袋放在照片上:“今气好,我们去把花籽种上吧?顺便看看树有没有发新芽。”
周叙白立刻把照片收进相册,起身去玄关拿外套,还不忘顺手拎上铲子和洒水壶——那是上次种多肉剩下的,特意洗干净收在储物架最下层,就等着开春用。出门时,林听言又折返回家,从抽屉里摸出个的玻璃罐,里面装着去年晒的干桂花:“上次做桂花糕还剩零,带过去撒在树根旁,不定树也喜欢这香味。”
到山坡时,风里已经能闻见泥土的腥气,去年冬裹在树干上的麻绳还好好的,只是边缘被风吹得有些毛躁。周叙白先蹲下来,心翼翼地解开麻绳,动作慢得像怕碰疼了树干:“得慢慢解,别把新冒的芽蹭掉了。”林听言蹲在旁边帮着扶着绳头,眼睛盯着树干仔细看——果然在去年发现芽的地方,冒出了两片嫩黄的新叶,比指甲盖还,裹在淡绿色的芽鞘里,像藏着两粒珍珠。
“你看,发新芽了!”林听言声音都放轻了些,伸手想去碰,又怕手上的温度烫着它,最终只是轻轻吹了口气。周叙白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嘴角弯得更厉害,解完麻绳后,又把带来的旧棉花轻轻铺在树根周围:“再盖几,免得晚上降温冻着根。”
接着便是种籽。周叙白拿着铲子,在银杏周围的空地上慢慢挖坑,坑挖得浅,直径也就比花籽大一圈,每隔半米远挖一个,像是在树干周围画了个浅浅的圈。林听言蹲在旁边,从纸袋里倒出花籽——的花籽呈浅棕色,带着细微的纹路,她每次只捏两粒,轻轻放进坑里,再用指尖拢起细土盖上,动作慢得像在摆弄易碎的珍宝。
种完最后一粒花籽,周叙白拿起洒水壶,壶嘴对着土坑慢慢浇,水流细得像线,生怕冲跑了刚盖好的土:“得浇透,但不能淹着,等过些日子,这些地方就能长出雏菊了。”林听言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把玻璃罐里的干桂花倒在手心,一点点撒在树根周围,金黄的桂花落在褐色的泥土上,像撒了层碎金子。
两人坐在去年铺过的野餐布上,阳光透过银杏的枝桠洒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周叙白从背包里拿出保温杯,倒出两杯温乎乎的蜂蜜水,递了一杯给林听言:“上次你蜂蜜水要温着喝才不刺激嗓子,特意晾到现在。”林听言捧着杯子,看着银杏的新叶在风里轻轻晃,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个的笔记本——是上次周叙白要画树样子的那本,封面是浅绿色的,还没拆封。
“我们今开始记吧?”她把笔记本递过去,“先把今发新芽、种籽的事写下来,再画个的新芽,以后每次来都记一点。”周叙白接过笔记本,从笔袋里拿出支铅笔,先在第一页写下日期,然后慢慢画起新芽——线条画得轻,生怕画重了破坏了那点嫩气,画完又在旁边写:“今日,银杏发二叶,种雏菊籽,撒干桂花。风暖,听言笑时,眼角有光。”
林听言凑过去看,见他写的最后一句,忍不住伸手戳了戳他的胳膊:“写这些干什么,又不是写情书。”周叙白把笔记本递回给她,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眼角:“要记下来,以后翻本子的时候,就能想起今风的味道,还有你看见新芽时的样子。”
太阳慢慢往西边挪,风里的凉意又重了些。周叙白收拾东西时,特意把解开的麻绳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背包里:“留着明年冬再用,洗一洗还能裹。”林听言把笔记本放进外套内兜,又回头看了眼银杏——新叶在风里轻轻颤,周围的土坑里还带着刚浇过水的潮气,像是在跟他们再见。
下山的时候,林听言走得比往常更慢,每隔几步就回头看一眼,直到银杏的影子变成远处的一个点。周叙白牵着她的手,能感觉到她掌心轻轻攥着自己的手指,他忽然:“等过两周再来,不定花籽就发芽了,到时候我们带个牌子来,写上‘银杏的邻居’,挂在花苗旁边。”
林听言笑着点头,风里带着刚冒芽的青草味,顺着石阶慢慢飘。她低头看了眼内兜的笔记本,指尖能摸到纸页的纹路,忽然觉得,日子就像这慢慢发新芽的银杏,不用急着长大,不用忙着赶路,只要慢慢走,慢慢记,就会藏着好多温柔的惊喜。
喜欢偷偷听风说你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偷偷听风说你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