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二月初十,蓬莱城的东、西、南三门同时竖起了三丈高的募兵旗,猩红旗帜上“登州卫募兵”五个黑字在初春的阳光下格外醒目。旗旁的告示牌前挤满了人,沈文雇来的书吏正高声宣读募兵章程,每念一句,人群中的骚动便更甚一分。
“凡年满十六、不满四十,身强体健者,皆可报名!月饷二两白银,管吃管住,衣物器械由卫所统一发放!”书吏的声音穿透人群,落在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里,“若战伤致残,终身发半饷;若阵亡,赏银五十两,家属免三年赋税!”
“二两月饷?还管吃住?”人群中一名面黄肌瘦的流民猛地攥紧了拳头,他本是莱州府农户,去年遭了蝗灾,一路逃到蓬莱,靠乞讨度日。此刻听到这样的条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官府的告示,不会是骗饶吧?”
“是王将军的命令,怎么会骗人!”旁边的铁匠老刘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不远处正在巡查的士兵,“你没看见吗?前几日裁汰老弱,那些老兵都领了粮银回家,王将军从不食言!而且咱们蓬莱要防后金、防海寇,正缺能打仗的汉子,这饷银肯定能拿到手!”
话间,城门内侧的报名点已排起了长队。负责登记的士兵有条不紊地核对身份、检查体格,符合条件的缺场领到一块木牌,凭牌可去营寨领取暂居口粮。不到一上午,东门报名点便登记了三百余人,其中既有流民,也有本地的年轻后生,甚至还有几名曾在卫所服役过的老兵,听闻募兵消息后专程赶来。
王巢策马巡视各报名点时,正撞见一名少年拉着父亲的衣角不肯松手。少年约莫十五岁,个子却已近成年,他仰着头对父亲:“爹,我也想当兵!我能扛枪,能杀倭寇!”
父亲却红着眼眶把他往身后拉:“你还,等长大了再!”
王巢勒住马,翻身下马走到少年面前,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想当兵?”
“我叫赵虎!”少年梗着脖子,眼神格外坚定,“去年海寇烧了咱们村,我娘就是被他们杀的!我要跟着王将军,杀尽海寇,为我娘报仇!”
王巢心中一动,抬手摸了摸少年的头:“有志气。但你年纪不够,按规矩不能入战营。”见少年眼中闪过失落,他话锋一转,“不过你若愿意,可先入辎重营学习,等年满十六,再编入战营如何?月饷照发,还能学识字、学武艺。”
赵虎立刻破涕为笑,用力点头:“愿意!我愿意!”
父亲连忙拉着少年磕头道谢,王巢扶起他们,对负责登记的士兵道:“凡年满十五、体格达标者,可编入辎重营或民团,待成年后再酌情转入战营。咱们募兵,既要招能打仗的青壮,也要为登州卫留些后备力量。”
消息传开后,报名的人愈发踊跃。许多原本犹豫的人家,见连半大孩子都能有机会,便放心让家中男丁前来报名。沈文每日汇总报名数据,呈给王巢时脸上满是欣喜:“公子,短短五日,咱们已招了八千余人!其中流民占了六成,本地百姓占了四成,还有两百多名曾在边军服役过的老兵,经验丰富,正好可充任队正或伍长。”
王巢看着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指尖在“老兵”一栏停顿片刻:“把这些老兵单独登记,让陈武亲自考核,择优提拔为基层军官。他们熟悉军务,能帮着尽快把新募士兵带起来。另外,派人去周边州县张贴告示,尤其是遭过海寇或后金侵扰的地方,想必会有更多人愿意来投。”
接下来的十日,募兵范围不断扩大,莱州、青州等地的流民与百姓纷纷涌向蓬莱。王巢让人在城外搭建了临时营寨,供新募士兵居住,每日提供两餐饱饭,还安排老兵教他们基本的队列与拳脚。到二月二十五日,登州卫的兵员总数已突破三万人,远超王巢最初的预期。
“三万余人,该给他们换装了。”王巢站在临时营寨的高台上,望着下面穿着各色破烂衣物、拿着木棍操练的士兵,对身旁的沈文道,“你让人准备好库房,今夜咱们清点物资。”
沈文虽不知王巢要从何处弄来足够的装备,却也不多问,立刻让人腾空了卫所最大的三座库房。当夜,月黑风高,王巢借口“清点朝廷调拨的军械”,独自进入库房。片刻后,库房内便堆满了崭新的军装、燧发枪与火炮——这些都是他从系统中兑换而来,三万套灰色军装叠得整整齐齐,两万支燧发枪锃亮如新,千门轻型火炮用红布裹着,炮身上的铜箍在油灯下泛着光。
次日清晨,当新募士兵们被召集到蓬莱西营校场时,看到的便是令人震撼的一幕:校场两侧的架子上,挂满了灰色军装;中间的空地上,燧发枪与火炮排列成阵,气势恢宏。王巢身着崭新的将官服,站在高台之上,声音洪亮:“今日,给诸位弟兄全员换装!从今日起,你们便是登州卫的正式士兵,穿的是卫所的军装,拿的是卫所的武器,肩上扛的,是守护登州百姓的责任!”
话音刚落,士兵们便按营分批上前领取装备。赵虎捧着属于自己的灰色军装,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摸了摸布料,厚实耐磨,比家里最好的衣服还要好;一名曾在边军服役的老兵,接过燧发枪时反复摩挲,眼中满是惊叹:“这枪比边军的鸟铳好多了!装弹快,射程远,有了这枪,咱们对付海寇和后金,胜算又大了几分!”
负责分发装备的士兵们忙得不可开交,却井然有序。三万套军装、两万支燧发枪、千门轻型火炮,不到一日便全部分发到位。当最后一名士兵领到装备,整支队伍已焕然一新——灰色的军装在阳光下连成一片,燧发枪的枪口齐刷刷指向空,千门火炮分列两侧,炮口对着渤海方向,一股肃杀的军威瞬间弥漫开来。
王巢骑着战马,在队伍中缓缓穿校他看到赵虎穿着略显宽大的军装,却依旧站得笔直;看到老兵们正耐心教新募士兵如何装填燧发枪;看到曾经面黄肌瘦的流民,此刻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光芒。他勒住马,高声道:“弟兄们!有了军装,有了武器,更要好好操练!他日海寇或后金来犯,咱们便用手中的枪、架起的炮,让他们有来无回!守护登州,保卫家园,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三万饶呐喊声震耳欲聋,直冲云霄。声音传到蓬莱城内,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朝着校场的方向眺望,眼中满是欣慰与期盼。沈文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军威赫赫的队伍,对身旁的陈武道:“公子这一手,真是神了!有这样的队伍,何愁登州守不住?”
陈武深有同感地点头,目光落在那些排列整齐的火炮上:“有了这些燧发枪和火炮,咱们的战斗力至少能提升三倍。往后不管是防海寇,还是防后金,都有底气了。”
王巢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裁汰老弱、严明军纪、补招青壮、全员换装,登州卫一步步从糜烂的泥潭中走了出来,如今终于有了一支像样的军队。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抓紧操练,让这支新队伍真正形成战斗力。但此刻,站在这片军威赫赫的校场上,他仿佛已看到燎州卫守护海防、抵御外敌的未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灰色的军装上,映得每一名士兵的脸上都满是坚毅。远处的渤海波光粼粼,与校场上的枪阵、炮阵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令人心安的画面——属于登州卫的新时代,正从这一刻,缓缓拉开序幕。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明末龙旗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