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荆州府衙层层叠叠的飞檐在月光下勾勒出森严的轮廓。
整座衙门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唯有巡夜更夫偶尔的梆子声远远传来。
后堂一间僻静的厢房内,烛火却亮如白昼。
荆州知府魏源端坐主位,手指轻叩着椅把。
都察院御史冯清山神色沉凝,目光时而扫过烛火。
赵恒挺直腰背,双手搭在膝上,呼吸略显急促。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十一岁的秀才林昭,却气定神闲地立于一侧,手中捧着一卷册子。
陆沉已经识趣地退下。
此刻,这间屋子里的人,才是这艘即将起航的巨轮上,真正的掌舵者。
气氛安静得有些微妙。
魏源与冯清山皆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吏,可此刻,两人不约而同地端起了茶盏,却都没有饮下。
他们的目光落在那个十一岁的少年身上,竟有片刻的迟疑。
仿佛眼前站着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位早已洞悉全局的执棋者。
林昭没有寒暄,直接从袖中取出一份册子,双手捧着,郑重地放在桌案正郑
烛火映照下,册子封面上兴业司章程五个字清晰可见。
魏源的目光瞬间凝固,冯清山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
“老师,冯大人,赵兄。”林昭的目光依次扫过三人,微微欠身。
“兴业司虽已设立,但学生以为,若要此事行稳致远,有些话还是要在事前明白的。毕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冯清山眼皮微微一跳。
魏源端起茶盏,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摩挲着杯沿。
赵恒则屏息凝神,他知道,真正核心的东西,要来了。
林昭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册子上。
“此为兴业司章程,其中最要紧的一条,便是这煤务、马料所得利润,该如何分配。”
话音落下,魏源端着的茶盏微微一顿,冯清山的呼吸明显沉了下去,赵恒更是屏住了呼吸。
“学生斗胆,将这煤务与马料所得利润,做了个划分。”
林昭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刨除成本与税赋,所得纯利,可分作十成。”
“其一,三成归于官府。”
林昭的声音平稳。
“此三成不入私囊,悉数用作荆州府的公帑。修桥铺路,兴办水利,抚恤孤寡,皆出于此。”
魏源的手指在椅把上骤然收紧,连指节都泛起了白色。
他原以为林昭会给他一些暗股,却不想,竟是如此光明正大,直接将三成利润注入地方财政!
这意味着,他魏源治下的荆州,将拥有远超任何一府的财力。
那些因囊中羞涩而搁置的改革抱负,将全部可以实现!
林昭继续道:“其二,三成归于军方。”
他的目光转向赵恒,“这三成将由赵兄出面,专用于北地边军的军备换装、将士抚恤,以及打点兵部上下。
定国公府的旗帜要在军中重新竖起来,光有马料饼还不够,还需要实实在在的银子。”
赵恒的呼吸陡然急促,胸膛剧烈起伏。
他做梦都想重振定国公府的荣光,可空有抱负,却无钱粮。
而林昭,直接给了他一把足以撬动整个大晋军方的钥匙!
“其三,两成归于京中疏通。”
林昭看向冯清山,“冯大人乃张阁老门生,身在都察院,消息灵通。
兴业司日后在京中的运作,还需大人多多费心。这两成,便是疏通渠道、结交善缘的本钱。”
冯清山瞳孔骤缩。
林昭的直白和精准,让他心惊。
这两成,看似是给他的,实则是通过他,喂饱张阁老一系,以及那些潜在的盟友,将更多的人绑上这条船。
“剩下两成。”
林昭收回手,淡淡道,“其中一成归学生,算是献出此法的技术之利。
最后一成,设为兴业基金。一半用以奖赏有功的工匠,激励人心。
另一半,则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与迭代。我等今日之利,在于技术领先,若固步自封,不出十年,必为人所取代。”
话音落下,满室死寂。
魏源、冯清山、赵恒,三个人此刻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
这个分配方案……几乎无懈可击!
它照顾霖方政绩,稳住了军方势力,打通了朝堂关节,保障了个人利益,甚至连长远发展和底层激励都考虑在内。
每个人都被喂饱了,每个人都被绑死了。
谁想动这个盘子,就等于同时与地方官府、军方势力、朝堂大佬为敌!
良久,冯清山放下手中的茶盏,看着林昭,缓缓开口:“老夫在朝中见过无数能臣干吏,可像你这般……十一岁便有慈格局的,还是头一遭。”
他顿了顿,摇头苦笑,“若非亲眼所见,老夫真不敢信。”
魏源也深吸一口气,看着自己的学生,眼神复杂。
林昭垂下眼睑,轻声道:“大人过誉了。学生不过是想着,若此事能成,日后在书院读书,也能少些牵挂,多些安心罢了。”
冯清山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只是端起茶盏,仰头饮尽。
魏源也沉默了,他看着自己这个学生,忽然觉得,自己或许从未真正看透过他。
罢,林昭又从袖中取出两卷更厚的册子,径直递给了身旁的赵恒。
“赵兄,这是我为你准备的。”
赵恒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瞬间便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全部心神。
一卷名为《工坊分工详法》,另一卷名为《赏罚考绩要略》。
册子里详细记载着如何将工坊划分区域,让煤饼和马料的制作如流水般依次推进。
如何将工匠分组,每组只负责一道工序,以提高效率。
甚至还有根据产量和质量进行奖惩的具体章程……
赵恒越看越是心惊,这些方法他闻所未闻,却又觉得每一条都切中要害。
他猛地抬头,目光死死盯着那两卷册子,喉结滚动,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林昭,这份恩情……”
林昭摆了摆手,淡淡道:“赵兄,我给你的不仅是银子,更是这生财之道。有了它,你便能真正在军中站稳脚跟。”
赵恒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两卷册子收入怀中,然后站起身,对着林昭长揖及地。
“大恩不言谢,今后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林昭坦然受了这一礼。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条用利益、技术和共同目标捆绑起来的战船,才算是真正地铆合完毕,准备起航了。
而他自己,则将再次退回那间书房,继续做一个安心读书的秀才。
只不过,这书房外的风云,已经按照他设计的轨迹,开始运转了。
喜欢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