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翊接着道:“除了状元沈砚之,榜眼柳明轩也颇为值得一提。
此人在初试中的成绩并不算突出,仅排在中游之列,但他并未气馁,在殿试中展现出了惊饶潜力。
面对朕提出的边防策论,他条理清晰,分析透彻,提出的几条建议都极具可行性,最终能拿到第二名,也是实至名归,可见是块可塑之才。”
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鼓励,仿佛在,只要有真才实学,无论起点如何,都能得到重用。
听到这,林御史心里感叹道:原来榜眼是贤侄啊,作为柳明轩的父亲好友他站在群臣之中,听到陛下提及沈砚之,脸上顿时露出了激动的神色,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曾几何时,柳明轩家的生意总是收到各方势力的挤压和恶意刁难,他们总是难以应付,因为对手在官场里常常有很深的背景,柳明轩的父亲—柳岩石虽然经商有方,可是曾哀叹自己官场每人而难以应付很多“牛鬼蛇神”的骚扰和打压,自己虽曾有帮忙可是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因为自己的官职虽是京官可却是确是时常得罪人,更是人言位轻,好在柳家终于出个“麒麟儿”了,以后谁想动柳家的生意,我想他们都会顾忌几分。
想到这,他微微躬身,心中满是感激:陛下慧眼识珠,榜眼能得陛下赏识,恭喜陛下又获得一良才。
其他朝臣也纷纷点头示意。
赵翊的目光在群臣脸上转了一圈,看到众人或是赞赏,或是羡慕的神色,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缓缓道:“状元、榜眼皆是少年才俊,值得嘉奖。
但此次恩科,最让朕意外,想必也让各位爱卿意想不到的,是此次的探花郎——沈青瑶。”
“沈青瑶?”
这个名字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群臣纷纷低声议论起来,脸上都带着疑惑的神色。
“沈青瑶?此人名讳倒是陌生得很,不知是哪家的才子?”
“未曾听闻过这号人物,竟能夺得探花之位,想必也是个才高八斗之辈。”
只有张敬之,暗暗惊喜道,这是二妹的孙女,没想到是这个从不怕地不怕,喜欢专研,更喜欢自己动手做些巧工打破诸多规矩的事出来,尽管家里很多人反对,奈何收到二妹这个“奶奶”的宠爱,更证证有词的道,要发扬爷爷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于是家里人只能任她专研,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重视格物致知,此次的恩科考试更是重头戏,也让这个“妮子”成为大宋第一个女探花,真是造化弄人啊。
“看陛下的神色,似乎对此妮颇为看重,而且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外,难道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赵翊看着群臣疑惑的样子,脸上的笑容愈发深邃。
他缓缓道:“各位爱卿有所不知,这位沈青瑶,并非什么才子,而是一位女子。
她,乃是我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位参加科举考试,并且成功名列三甲的女考生!”
“什么?!女子?”
“陛下,您什么?探花是个女人?”
“这……这怎么可能?”
如同平地惊雷,赵翊的话音刚落,紫宸殿内便炸开了锅。
群臣脸上的疑惑瞬间被震惊取代,不少人甚至下意识地张大了嘴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站在前列的工部尚书王承业,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赵翊,嘴唇哆嗦着,几乎不出话来。
他手中的象牙笏板都微微颤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女子参加科举?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大宋开国百余年,从未有过如此先例,陛下此举,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了!
礼部侍郎李存德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他猛地向前一步,不顾礼仪地躬身道:“陛下,您……您此话当真?探花郎竟是女子?这……这不合规矩啊!”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脸上的皱纹拧成了一团,眼神中满是反对与不解。
在他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女子的本分,如今竟然让女子参加科举,还要入朝为官,这简直是对祖宗规矩的亵渎。
其他老臣也纷纷附和起来,殿内顿时一片反对之声。
“陛下,李侍郎所言极是!女子怎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可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啊!”
“是啊陛下,女子应当在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怎能抛头露面,与男子同场竞技,甚至入朝为官呢?这实在是不成体统!”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一旦开了这个先例,下女子都效仿起来,岂不是乱了纲常伦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太常宗正李嵩,更是直接跪倒在地,叩首道:“陛下,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女子参政,乃是亡国之兆啊!古往今来,从未有女子入朝为官而国家长治久安的先例,陛下万万不可因一时兴起,坏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啊!”
他的额头紧紧贴在冰冷的金砖上,声音带着一丝哭腔,显然是激动到了极点。
在他心中,祖宗之法大于,女子参加科举,简直是大逆不道之事。
其他几位保守派的老臣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道:“陛下三思!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语气坚定,显然是铁了心要反对这件事。
站在后面的一些年轻官员,虽然没有跪倒在地,但脸上也带着犹豫的神色。
他们之中,有些人觉得女子参加科举确实有些惊世骇俗,但也有一些人觉得,沈青瑶既然能名列三甲,定有过人之处,或许陛下此举另有深意。
张敬之站在群臣之中,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也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而且还让她得了探花之位。
但他并未像其他老臣那样急于反对,而是陷入了沉思:陛下一向深思熟虑,此举绝非一时冲动。
女子之中,未必没有人才,若是能打破常规,选拔出更多有识之士,对大宋而言,或许并非坏事。
而且陛下一直强调格物致知,重视实际才能,沈青瑶能在四千八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定有其过人之处。
赵翊看着殿内一片反对之声,老臣们或跪倒在地,或痛心疾首,年轻官员们则各有心思,脸上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没有丝毫动怒的迹象。
他缓缓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群臣见状,虽然依旧满脸不甘,但还是渐渐停止了喧哗,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赵翊看着跪倒在地的几位老臣,语气平和地道:“李尚书,众卿,朕知道你们心中所想。
但朕想问一句,女子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为什么不能抛头露面?”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老臣,眼神中带着一丝探寻,一丝质疑:“是她们缺胳膊少腿,无法提笔写字?
还是她们手不能动,口不能言,无法为国效力?朕怎么不知道,我大宋的女子,竟如此不堪?”
喜欢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