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京的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消散,菜市口的血腥味似乎还萦绕在冬日的寒风里。然而,承熙帝君临渊的一道明旨,却像一道穿透阴霾的阳光,为这座刚刚经历血雨腥风的帝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奉承运,皇帝诏曰:皇后萧氏云倾,心系苍生,精研岐黄,其心血所着《安平医典》,集古今之大成,汇内外之精粹,实乃泽被万世之瑰宝。今特旨刊行下,各州府县衙设馆授学,广传仁术,以彰朕与皇后济世安民之志。钦此!”
圣旨一下,沉寂多日的工部印刷坊昼夜不息,雕版撞击声如密集鼓点。一册册墨香四溢的《安平医典》被快马送往圣王朝的每一个角落。
医典不仅详录了萧云倾融合现代医学与古中医的无数验方、外科处置精要、防疫良策,更附有精细的人体解剖图谱与常见草药彩绘,图文并茂,通俗而不失精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越千山万水。
一月后,年关将近,沉寂的鸿胪寺骤然忙碌起来。西域诸国、南洋岛邦、漠北部落,乃至远隔重洋的扶桑、高丽、琉球,共计三十六国使节团,携带奇珍异宝与渴求的目光,浩浩荡荡涌入宸京。
他们的目的惊蓉一致:求取《安平医典》译本。承熙元年末的这场“万国来朝”,其盛况远超历代。金碧辉煌的麟德殿内,丝竹悠扬,觥筹交错。各国使节身着华服,言语间充满了对圣上国医术的推崇与向往。
“陛下,《安平医典》乃不世奇书,敝国国王心向往之,特命外臣携国宝‘夜光璧’一对,恳请陛下恩赐译本。”西域楼兰使臣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我南洋诸岛,瘴疠横行,百姓苦之久矣。闻皇后娘娘医典有专章论及,实乃救命稻草!敝邦愿以十年珍珠贡赋,换取译本通行!”南洋吕宋使臣言辞恳切,几乎声泪俱下。
君临渊高坐龙椅,玄色龙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威严,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隐忧。他目光扫过殿下恭敬的使臣,沉稳开口:“医典刊行,本为泽被苍生,朕心甚慰。诸国诚意,朕已悉知。”
“译本之事,鸿胪寺与太医院协同办理,务求精准。圣愿与诸邦共享仁术,共祛病厄。”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感激称颂之声。
然而,就在这宾主尽欢的气氛中,一个略显尖利的声音突兀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圣医术,果真冠绝寰宇?外臣久闻皇后娘娘赢活死人’之能,恰巧我扶桑国亦有一桩疑难杂症,困扰国中医圣十载,不知可否借此盛会,向圣太医院讨教一二?”
“若圣能解,我扶桑愿奉上《东瀛本草纲》孤本及海疆珊瑚树十株,若不能……”扶桑使臣渡边一郎微微一顿,狭长的眼眸扫过殿中诸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那外臣回国,也好向皇陛下禀明实情,免得……贻笑大方。”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各国使臣目光闪烁,有好奇,有担忧,也有几分看热闹的心思。这扶桑使臣,竟在万国来朝的喜庆时刻,公然发起医术挑战!其用心,昭然若揭。
太医院院正张仲景眉头紧锁,上前一步:“渡边使臣,皇后娘娘凤体欠安,恐不便……”“无妨。”君临渊低沉的声音打断张院正,他深邃的目光落在渡边一郎身上,带着帝王的审视与无形的压力。
“皇后仁心,其术泽被下,非为争强斗胜。然,扶桑既有疑难,圣医者亦非畏难之辈。张院正,你与诸位太医,可敢应下此‘讨教’?”张仲景感受到皇帝目光中的信任与不容退缩的决断,深吸一口气,躬身道:“臣等,愿为陛下分忧,为圣医术正名!”
渡边一郎眼中精光一闪,拱手笑道:“陛下圣明!那明日辰时,便在太医院设场,外臣恭候圣神医妙手回春!此症名为‘七日笑’,中者初时如饮醇酒,喜笑颜开,七日后则狂笑力竭而亡,无药可解。我扶桑医圣言,此乃下奇毒之首!”
“七日笑”三字一出,殿中不少通晓医理之人皆倒吸一口凉气。这毒名诡异,闻所未闻。君临渊面色不变,只淡淡道:“朕,拭目以待。”他心中却是一凛,云倾昏迷前,曾与他讨论过几种罕见毒素的病理,其中似乎……并无此名。明日之局,恐非易与。
宴会散去,君临渊未回寝宫,而是径直走向太医院。昏黄的烛光下,他独自坐在萧云倾常坐的书案前,指尖拂过她曾翻阅的厚重医书,仿佛还能感受到她留下的温度与专注的气息。
他拿起一本她亲笔批注的毒经,细细翻阅,试图寻找一丝关于“七日笑”的线索。“云倾,你若醒着……”他低语,声音里带着深沉的思念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明日太医院若失手,折损的不仅是圣颜面,更可能动摇她呕心沥血建立的医道威望。窗外,寒风呼啸,卷起殿角未化的残雪。麟德殿的喧嚣早已沉寂,但一场没有硝烟的医术之战,已在太医院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凤唳九霄倾天下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凤唳九霄倾天下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