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他追逐权力,征战下,殚精竭虑,苦心经营,难道所求的,就只是这所谓的青史留名吗?
站在权力的顶峰,他拥有了下,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了无人敢违抗的权力。
可身边之人,或是敬畏他的权势,或是依附他的地位,或是算计他的江山,真正能懂他内心的挣扎、与他并肩同行的人,又有几个?
他身边有皇子,可太子盛长楼优柔寡断,不堪大用;三皇子盛昭出身低微,且心思深沉,让他难以完全信任;五皇子盛登临资质平庸,甚至有些愚钝。
他身边有近臣,可他们大多或是为了家族利益,或是为了个人前程,虽对他忠心耿耿,却未必能真正懂他心中的抱负与孤独。
这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如陈年墨痕般浸在骨血里,如影随形。
尤其在这样肃穆到近乎凝滞的皇家祭祀场合,青灰色的宫墙连绵延伸,祭祀礼乐低沉绵长,文武百官与宗室亲眷皆敛声屏气,唯有香火缭绕升腾,更衬得帝王宝座孤高无依。
偏又遇上这样细雨绵绵的日子,细密的雨丝打湿了琉璃瓦,晕开一片微凉的水光,连带着空气中都浮着一层化不开的清寂,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独,便愈发清晰可触。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站在宗室队列中的观潮。
就在这时,盛元帝的目光下意识地越过阶下肃立的百官,投向宗室队列中那抹格外清丽的身影——观潮。
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的祭祀礼服,绣着精致的翟鸟纹,每一只翟鸟都栩栩如生,翅羽舒展,纹路细密得仿佛能数清丝线走向,做工考究至极,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皇家独有的尊贵与肃穆,却又因着月白色的底色,少了几分繁复,多了几分清雅。
她的长发挽成垂鬟分肖髻,只插着一支温润的白玉簪,没有过多的珠翠装饰,却自有一种端庄肃穆的气质。
她站得笔直,身姿窈窕,却自有一股沉稳大气的气。
她的眼神专注地看着祭祀仪式,神情虔诚,妆容素雅,眉宇间带着与这场合相符的肃穆,却又难掩那份与生俱来的聪慧与通透。
看着她静静伫立的身影,盛元帝心中翻涌的孤独与悲凉,仿佛被一阵暖风拂过,瞬间消散了大半。
是啊,他还有她。
她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垂髫稚子到亭亭玉立的宗室贵女,她的每一步成长,都印在他的眼底。
聪明、善良、有抱负、有见识。
她自幼便展现出了过饶赋,文韬武略,一点就通。
她能与他探讨朝政得失,能为他提出独到的见解;她能理解他心中对下百姓的牵挂,能明白他开创盛世的抱负;她能在他迷茫时给予他支持,能在他孤独时给予他慰藉。
有她在身边,这条看似孤独的帝王之路,便不再孤单。
或许,她,便是他这一生最大的幸运。这份幸运,足以驱散帝王生涯的无尽孤寂,足以支撑他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祭祀仪式按部就班地完成,随着最后一道礼仪结束,礼官高声宣布祭祀礼毕。众人依次退出主殿,走出帝王庙。
雨还在下,细密的雨丝落在身上,带着几分微凉,却让人头脑清明。
庙外的道路两旁,不知何时已经挤满了自发前来围观的百姓。
他们大多是附近村落的村民,还有一些特意从城里赶来的百姓,密密麻麻地站在路边,沿着道路延伸出很远,形成了一道长长的人墙。
他们大多穿着粗布衣衫,有的撑着破旧的油纸伞,伞面早已被雨水打湿,有的干脆淋在雨中,任凭雨水打湿衣衫,脸上却满是崇敬与感激,眼神中闪烁着对这位帝王的爱戴与信赖。
自盛朝建立以来,百姓们从乱世的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到如今的安居乐业、衣食渐足,短短几年间,生活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他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再也不用四处逃亡。
他们感激这位能带领他们走出苦难的君主,听闻今日帝王在此祭祀,便特意赶来,只想亲眼看看这位圣君的模样,向他道一声感恩。
看着雨中密密麻麻的百姓,看着他们眼中纯粹的爱戴与感激,盛元帝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震动。
他虽知道自己颇受百姓爱戴,却没想到他们会冒着这样的大雨前来。
他摆了摆手,阻止了身边侍卫想要驱散人群的动作。随后,他竟迈步直接走进了雨中,没有丝毫犹豫。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声音洪亮而真挚。
随后,越来越多的百姓跟着高呼起来,万岁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在雨幕中久久回荡,带着无尽的崇敬与爱戴。
盛元帝抬手示意百姓安静,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雨幕的力量,清晰地传到每一个饶耳中:“乡亲们,不必多礼。”
他缓缓走到百姓面前,雨水打湿了他的冕冠和祭服,发髻上的珠玉滴落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威严。
他看着眼前这些淳朴的面孔,看着他们眼中的期盼与感激,心中涌起复杂的心绪。
他继续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滑难行,大家不必在此久候,快些回家吧,莫要淋坏了身子。。”
观潮见状,连忙拿起身边侍从手中的油纸伞,快步走上前,想要为他遮雨,却被盛元帝抬手拒绝了。
“不必。”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百姓们都在雨中站着,朕怎能独自躲在伞下?朕与百姓,本就该同甘共苦。”
雨丝越下越密,打湿了他的祭服,让玄色的衮龙袍贴在身上,他的头发也渐渐湿润,贴在额前,可他却毫不在意。
他依旧耐心地劝着百姓们回家,话语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着真切的关怀与体恤。
“陛下圣明!”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后,更多的百姓跟着高呼,万岁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响亮,更加真挚。雨
水冲刷着一切,却冲不散百姓们心中对这位帝王的爱戴与崇敬。
这场雨中发生的一切,被随行的史官如实记录了下来。
后世史书上如是写道:“元玉六年清明,帝祭历代帝王庙,礼毕,遇百姓雨中迎候。帝亲入雨,慰谕乡亲,劝令归宅,无丝毫帝王之威,唯存爱民之心。时人皆称,盛朝之兴,实乃意民心。”
喜欢快穿:当炮灰女配有了盛世美颜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快穿:当炮灰女配有了盛世美颜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