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日,刘秀下诏书封更始帝为淮阳王,还要是有官吏或百姓敢伤害更始帝,那罪过就跟大逆不道一样严重;要是有人把更始帝送到官府,就封他为列侯。
以前,宛城有个叫卓茂的人,这人性格宽厚仁爱,为人谦和,特别喜欢追求大道。他朴实无华,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做人做事拿捏得恰到好处。从年轻到年老,他跟别人从来没发生过争执,乡亲们和老朋友,就算行事风格和能力跟卓茂不一样,但都很喜欢他,跟他相处得特愉快。在汉哀帝、汉平帝那时候,卓茂当密县县令,他把老百姓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看待,总是表扬好人好事,还耐心教导大家,嘴里从来不坏话,所以官吏和百姓都特别敬爱他,不忍心骗他。有一次,有个老百姓跑来跟卓茂,他们那个片区的亭长收了他送的米和肉。卓茂就问:“亭长是主动跟你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他办,他才收的,又或者是你平常出于感激,主动送给他的呢?”老百姓:“是我自己去送给他的。”卓茂又问:“你送给他,他也接受了,那你为啥还来这事呢?”老百姓回答:“我听贤明的君主,能让老百姓不怕官吏,官吏也不搜刮老百姓。可我怕这个亭长,所以才送东西给他。他既然收了,我就来告诉你啦。”卓茂就:“你呀,真是个糊涂百姓!人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生活,还不乱套,跟禽兽不一样,就是因为人有仁爱礼义,知道要互相尊敬。你自己不想修身养性,难道还能飞到上去,或者跑得远远的,不在这人间待着吗?官吏当然不该借着权势强行索要东西。这个亭长向来是个好官吏,逢年过节送点东西,这是符合礼数的。”老百姓又问:“要是这样,法律为啥还禁止这种事呢?”卓茂笑着:“法律设定的是大原则,而礼是顺应人情的。现在我用礼来教导你,你肯定不会有怨言;要是用法律来治你,你恐怕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在一个家庭里,错可以批评教育,大错甚至可以杀头。你先回去好好想想吧。”卓茂刚到密县的时候,对一些事情进行了改革调整,官吏和老百姓都笑话他,邻城的人听了,也都嘲笑他没本事。河南郡还专门给他派了个代理县令,可卓茂也不生气,还是照常治理政务。过了几年,密县的教化工作做得特别好,路不拾遗。后来卓茂升迁做了京部丞,密县的男女老少都哭着一路送他。等到王莽代行子职权的时候,卓茂因为生病辞官回家了。刘秀登基之后,就先派人去寻访卓茂,那时候卓茂已经七十多岁了。甲申日,刘秀下诏书:“要是一个饶名声传遍下,就应该得到下的重赏。现在任命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
司马光评论:孔子过“推举贤善的人,教导能力不足的人,大家就会互相劝勉”,所以舜推举了皋陶,汤推举了伊尹,那些不仁的人就远离了,这是因为他们品德高桑刘秀刚即位的时候,各路英雄豪杰竞争激烈,下像鼎里的水一样沸腾,那些能冲锋陷阵、擅长权谋诡辩的人,正被世人看重。可刘秀却能选拔忠厚的大臣,表彰奉公守法的官吏,把他们从民间提拔起来,还放在公卿大臣的首位。刘秀能恢复汉室,长久地享受皇位,就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是首要任务,抓住了根本啊。
将领们围攻洛阳好几个月,朱鲔坚守着就是不投降。刘秀因为廷尉岑彭曾经是朱鲔的校尉,就派岑彭去劝降朱鲔。朱鲔在城墙上,岑彭在城墙下,跟他分析成败形势。朱鲔:“大司徒刘伯升被害的时候,我参与了谋划,而且我还劝更始帝不要派刘秀北伐,我心里知道自己罪很重,不敢投降啊!”岑彭回去后,把朱鲔的话都告诉了刘秀。刘秀:“干大事的人不会计较的仇怨。朱鲔现在要是投降,官职爵位都能保住,更别不会惩罚他了!有黄河水为证,我绝不食言!”岑彭又去告诉朱鲔,朱鲔从城墙上放下一根绳子,:“你要是的是真话,就顺着这绳子爬上来。”岑彭赶紧抓住绳子就往上爬,朱鲔看他这么诚恳,就答应投降了。辛卯日,朱鲔把自己绑起来,和岑彭一起到河阳去见刘秀。刘秀亲自给他解开绳子,还召见了他,然后又让岑彭连夜送朱鲔回城。第二早上,朱鲔就和苏茂等人带着全部人马出城投降了。刘秀封朱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后来朱鲔还做了少府,他的侯爵一直传承了好几代。刘秀派侍御史河内人杜诗去洛阳安抚百姓。将军萧广纵容士兵横行霸道,杜诗警告他也不改,杜诗就把萧广杀了。回来之后,杜诗把情况报告给刘秀。刘秀召见杜诗,还赐给他棨戟,提拔重用了他。
这年冬十月癸丑日,刘秀进入洛阳,到了南宫,就把洛阳定为都城。
赤眉军发出通告:“更始帝要是投降,就封他为长沙王,过了二十,就不接受投降了。”更始帝派刘恭去请求投降,赤眉军派将领谢禄去接受投降。更始帝跟着谢禄,袒露上身,把玉玺交给刘盆子。赤眉军让更始帝坐下,把他放在院子里,准备杀了他。刘恭和谢禄为更始帝求情,没成功,就把更始帝拉出去。刘恭追着大喊:“我已经尽力了,请让我先死!”着就拔剑要自刎。樊崇等人赶紧一起把他拦住。最后赦免了更始帝,封他为畏威侯。刘恭又再三为更始帝求情,最终更始帝被封为长沙王。更始帝平常就跟着谢禄生活,刘恭也一直保护着他。
刘盆子住在长乐宫,三辅地区的郡县、营长派使者来进贡,结果士兵们总是把东西抢走,还多次抢劫官吏和老百姓,所以大家又都坚守自己的地方不投降了。老百姓都不知道该归附谁,听邓禹打了胜仗,一路势如破竹,而且军队纪律严明,就都纷纷扶老携幼来迎接邓禹的军队,每投降的人数以千计,总人数号称有百万。邓禹每到一个地方,就停车拄着符节慰问大家,老人孩,不管是垂着头发的孩,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围满了他的车,大家都特别感动高兴,邓禹的名声也就在关西地区传开了。将领们和豪杰都劝邓禹直接攻打长安,邓禹:“不行啊。现在咱们人虽然多,但能打仗的人少,往前没有可以依靠的粮草储备,往后也没有运送粮草的物资保障。赤眉军刚占领长安,钱粮充足,士气正旺,现在还不是他们的对手。那些盗贼聚在一起,没有长远打算,虽然现在钱粮多,但变故也多,怎么能一直坚守得住呢!上郡、北地、安定这三个郡,土地宽广,人口稀少,粮食多,牲畜也多,咱们先在北边的道路上休养生息,筹集粮草,训练士兵,等他们出现疲敝的情况,再想办法攻打长安。”于是邓禹带兵往北到了栒邑,所到之处,各个营寨、郡县、城镇都开门归附。
刘秀派岑彭去攻打荆州的各路贼寇,攻下了犨、叶等十多座城。十一月甲午日,刘秀到了怀县。
梁国的刘永在睢阳称帝。
十二月丙戌日,刘秀回到洛阳。
三辅地区的百姓被赤眉军的暴虐折腾得够呛,都很同情更始帝,有人想把更始帝偷偷救出来。张卬等人特别担心这事,就派谢禄把更始帝给勒死了。刘恭夜里去把更始帝的尸体收了起来。刘秀下诏书让邓禹把更始帝葬在霸陵。中郎将宛城人赵熹要出武关,在路上碰到了更始帝的亲属,他们都光着脚,又饿又困,赵熹把自己的钱粮都拿出来给他们,还护送着他们往前走。宛王刘赐听了这事,就把他们接回了家乡。
隗嚣回到水,又召集了他的旧部,重新振兴以前的事业,自称西州上将军。三辅地区的一些士大夫为了躲避战乱,很多都归附了隗嚣。隗嚣对他们都很热情,跟他们像普通百姓交朋友一样。他任命平陵人范逡做自己的师友,以前的凉州刺史河南人郑兴做祭酒,茂陵人申屠刚、杜林做治书,马援做绥德将军,杨广、王遵、周宗以及平襄人行巡、阿阳人王捷、长陵人王元做大将军,安陵人班彪等人做宾客。从此,隗嚣的名声在西州传开,东边的人也都知道他。马援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没钱,就跟他哥哥马况,想去边郡种地放牧。马况:“你是大器晚成的人,好的工匠不会把粗糙的东西拿给别人看,你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吧。”于是马援就去了北地种地放牧。他经常跟宾客们:“男子汉立志,越穷困越要坚定,越老越要志向远大。”后来他有了几千头牲畜,几万斛粮食,可他却感叹:“积累财产,可贵的是能用来救济别人,不然就跟守财奴没什么区别!”于是他把财产都分给了亲朋好友。听隗嚣喜欢招揽人才,就去投奔了他。隗嚣特别敬重马援,还跟他一起商量决策。班彪就是班穉的儿子。
评论
这段历史描绘了刘秀称帝初期各方势力的动态变化。刘秀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风范,他重视人才选拔,像对卓茂的重用,体现了他对忠厚贤能之士的推崇;在劝降朱鲔一事上,又表现出了豁达大度,不计前嫌,这为他收拢人心、巩固政权奠定了基础。赤眉军虽然占领了长安,但行事暴虐,不得民心,其内部管理混乱,对更始帝的处置也尽显其短视。而邓禹能审时度势,不盲目进攻长安,选择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展现出了出色的战略眼光。隗嚣在水发展势力,广纳贤才,也逐渐在当地形成了一股不可觑的力量。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的兴衰起伏,关键在于能否得民心、善用人、有远见,刘秀显然在这些方面做得更为出色,这也为他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