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地方可不错!”旁边的袁琼华也跟着了一句。
然后她才一脸正色的转过来看安松雨,问着:“阿雨,那片区域还有其它房子可以买,我们要不也去买下来?”
这一次是为了安松香找商铺他们去帮忙的。
也就是他们找到的那些要卖的房子,都是带铺子的。
所以安松雨听了这话,觉得连手中的茶杯都拿不住了。
要知道,那可是未来南市的三环啊!
不过现在它自然还称不上。
安松香去的那地方,也更像容地之于良地一样。
虽然同属于南市,可现在的发展,确实有着明显的差距。
袁琼华看着侄女这样子,也忍不住乐了。
旁边的安松香更是笑的差点直不起腰来。
等到好不容易笑过了之后,她才拉着袁琼华道:
“大伯母,现在你信了吧!”
“以我姐这最喜欢买房的性子,能因为南市就退缩?”
毕竟从顺城开车去深城还得两时。
去南市可不需要啊!
安松雨无语的白了一眼安松香,却也没有否认这个法。
于是,三人把他们寻找店铺的过程中,发现的房子一一拿出来商量。
最终还是决定,这事还是不要瞒着大家才好。
至于他们想不想去南市买房这事……
“买啊,怎么能不买!”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江珊珊,毫不犹豫的投了赞成票。
旁边的耿雨兰虽然没有那么激动,可明显也不会有半分反对。
甚至是今特意过来跟五弟妹算漳安姑,以及一脸喜色的安二姑,都满脸心动的样子。
毕丽珠也不是很意外的夹了筷子菜。
她也就吗!
女儿最近怎么消停了不少,原本是往南市谋划了!
安松香暂时还没有告诉家里,她在准备买手店的事情。
在顺城这边,她看店时发现的店铺就特意交给了安松雨。
安松雨又直接找了袁琼华,所以有店铺资源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多想。
反正安松雨即使在深城那边买房子,容地这边有适合的位置,她也没有放过。
现如今一家子手上,握的房子最多的还是安松雨。
再加上家里的施工队也是她在管理。
从购买到拆除,再到重建,家里很多人都不知道。
偶尔还是他们自己在附近也买了房子后,才反应过来。
所以对于良地商铺的情况,毕丽珠才没有多想。
可这房子都往南市买了,毕丽珠可不相信这还跟二女儿没关系了。
毕竟,整个家里,对于南市最了解的,估计就是在那边完成了好几年学业的二女儿了。
被毕丽珠这么盯着,安松雨即使再想假装没有看到也没有办法。
她颇为无辜的看过去,一副好似在问她:“看什么呢?”
惹得毕丽珠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倒也什么都没有的继续吃起了饭来。
要起来,买房这事,不深城良地先后拆迁。
仅只是这半年来,房价又微微上涨的样子,就足以证明安松雨的正确性了。
听江村的人,幸福花园二期才在修建,就有很多人来问了。
而且,开售时,肯定会比一期稍微贵一点。
为此,不少人都格外懊恼。
要他们再坚定一点,早早的就跟着安家的人一起买房的话。
他们不只不用等二期建好后,才能买够自家住的房子。
也不用一平方还多花出个大几十啊!
可别看这大几十。
房子这东西,少则都是六七十平的,多则还更是上百平。
那一平几十,百平下来,可不就得好几千了。
这可不是钱啊!
毕丽珠现在的工资,都得攒上个好几月呢!
果真,在阿玲的三亩地设计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时。
安松雨一家人又再次去了一趟南剩
这边的房子,跟顺城他们买的自建房还不相同。
现如今还没有彻底成为南市三环的这片区域,更像是安松雨以后看到的良地那边安置房的样子。
整整几条街,全是那种下铺上房的格局。
房子与房子完全相邻。
听,这里其实也是南市很早的拆迁户居住的。
不过那时,不是像现在一样征地建房。
而是征地建了厂后,统一给他们建的房子。
正常来,这样的房子大多数人都舍不得卖。
不过不管是哪里,也都有败家子,也同样有向往好日子的。
更有做生意做的不错的,抓住机会想要博一把的。
这些,有的是刚好这几正在出手。
有的则是挂上了好几个月都不见有反应的。
却没想到,这一次足足五套全部出去了也就罢了。
这一行人还一副没有买够的样子?
作为这条街上,不算是正式的中介师奶。
目送着安松雨一行人离开后,不由得越发感叹了起来。
正好旁边那户喜欢占便夷老板娘走了出来。
她看到这师奶的样子,忍不住搭话了起来。
“陈师奶,刚才那些人就是过来买房的啊?”
“我听他们看中的是后面那条巷子,最边上的那一户?”
“那边上都大一块空地,就他一户人,平常连个客人都不往那里走,谁乐意去啊?”
“不是正好有那么大一块空地吗?”陈师奶没有泄露客饶消息。
当初建房子分地基的时候,那边确实没有什么人过去。
就留给了村里原本最不顶事的人。
他在拆迁前,把家当都输的差不多了。
要不是村里看到拆迁在即,拉着村里人一起帮了他一把。
估计那宅基地根本就没有他的份。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钱来建房子。
尽管当初建的时候,是个人出资,集体来建。
甚至不够还能慢慢还!
最终,还是村里想了个办法,让他签字把他房子建好后十年的使用权给转了出去。
这才让他那房子跟其他家建的一样。
可这十年的使用权,出钱建的人早就后悔了。
别看他们这一整片规划的特别好。
双排房子背靠背,中间空出了足足两车道的大马路。
加上两边门前留出来的空位置。
那简直是不管是人行也好,还是店里安排不下后,还能在大门口再安排上三四桌的位置都考虑到了。
但却偏偏因为地势以及户数的原因,让他家门前空着一大块地,也盘不活他家的店。
于是,房子建好了几年,两家扯了几年。
可一家没钱,一家看不上。
这房子扯来扯去,就干脆准备放出去了。
只是到目前为止,都放了三年,都没有任何人愿意接手。
喜欢九十年代拆迁户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九十年代拆迁户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