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下午的成交还是出现了比上午多的情况,但股价没动,马特贝对今的股价也没什么期待,但他还是对机构持股的情况比较感兴趣。
比亚迪2024年报股机构的数量是1419家,持股数量1.42亿股,对应市值464亿元;
赛力斯2024年报股机构的数量是599家,持股数量1.22亿股,对应市值158亿元;
江淮汽车2024年报股机构的数量是405家,持股数量1.31亿股,对应市值60亿元;
北汽蓝谷2024年报股机构的数量是95家,持股数量1.04亿股,对应市值8亿元;
上海汽车2024年报股机构的数量是787家,持股数量5.9亿股,对应市值106亿元;
“看到问题了吧,确实北汽蓝谷的机构投资者还是太少。”
马特贝大概心里有个数,也就把这个情况过掉了。
零跑、鹏和比亚迪的智驾系统软件供应商是哪家?都是自研么?
马特贝查了一遍发现,居然大部分是自研的智驾系统。
那智驾系统供应商现在都有哪些?
华为乾崑 AdS:全产业链布局的技术标杆,
作为全球唯一实现从芯片到算法全栈自研的供应商,华为乾崑 AdS 已形成软硬协同的生态闭环,覆盖 15 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其核心优势包括:
技术架构:
AdS 4.0:采用 EA 架构,通过世界引擎(orld Engine)生成复杂场景数据,结合世界行为模型(orld Action model)实现督端决策,督端时延降低 50%,变道通行效率提升 20%。
全维安全:cAS 4.0 系统支持全时速(0-160km\/h)、全方向(前 \/ 后 \/ 左 \/ 右)防碰撞,实测中对 “鬼探头” 的避让成功率达 89%,夜间暴雨场景目标识别率 98%。
合作生态:
国内品牌:覆盖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长安阿维塔等 13 家主机厂,2025 年上市车型超 15 款,预计年底 L3 级车辆保有量达 100-120 万辆。
国际品牌:奥迪 q6 e-tron 等车型搭载华为方案,德国调研显示 21% 的特斯拉 FSd 用户考虑转投华为系车型。
技术下沉:
针对 15 万元市场推出AdS Lite,采用单激光雷达 + 800 万像素摄像头方案,成本控制在 8000 元以内,计划 2026 年量产。
除了华为,马特贝觉得能走出来的不会很多了,这个研发需要车企的配合,现在新势力车企基本都是自研智驾体系,国企合资车基本选了华为,没有车企喂数据,即使把系统做出来,怎么进行AI优化?
马特贝查了一下还在坚持做智驾系统的公司,确实不多。
momenta、大疆车载(卓驭)、地平线、mobileye、黑芝麻智能、百度 Apollo、马智孝商汤科技和禾赛科技,估计还不止,但那些规模的更难走出来。
momenta 的智驾系统:全球化车企的首选合作伙伴。
momenta 凭借 “飞轮大模型” 技术和全场景覆盖能力,成为国内外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尤其在城市 NoA 领域市占率超 60%。其合作车企包括:(国内品牌,比亚迪、上汽、广汽埃安、东风日产、国际品牌:bbA、本田、丰田、日产、别克、大众)
momenta 的差异化优势——技术适配性:灵活支持英伟达、华为、地平线等多芯片平台,满足不同车企的硬件需求。以全球化布局和城市 NoA 技术领先,成为 bbA、日系三强及国内高端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大疆车载(卓驭)的智驾系统:大众化市场的普及先锋。
大疆凭借高性价比和成熟的督端技术,成为 10 万 - 30 万元市场的主流选择,合作车企包括:(五菱、比亚迪、长城、一汽、东风、奥迪和北汽极狐。)
大疆的规模化路径:凭借低成本、高可靠性,推动智驾功能下沉至 10 万 - 30 万元市场,合作车企覆盖大众、比亚迪、长城等主流品牌。
成本控制:通过纯视觉方案和标准化硬件,将智驾系统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案的 1\/3,推动高阶功能下探至 10 万元车型。
快速落地:2025 年已有 20 余款车型量产,30 余款车型待量产,覆盖大众、奇瑞、北汽等品牌。
地平线:第三方芯片 + 算法的普及者。
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辅助驾驶供应商,地平线凭借车规级芯片 + 开放算法平台策略,成为车企规模化落地的首选。
合作案例:
比亚迪:神之眼 - c 版采用征程 6m 芯片,结合自研纯视觉算法,支持高速 NoA,成本控制在 5000 元以内。
奇瑞:星途品牌全球首发量产地平线 hSd 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支持无图城区领航,2025 年 9 月量产。
“地大华魔”(地平线、大疆、华为、momenta)可能大概率就是未来能走出来的智驾系统供应商。
喜欢马特贝的炒股人生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马特贝的炒股人生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