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这才放松了一些,药童一路引着叶云华到前厅去,只见秦大夫正焦急地给几个受伤严重的衙役止血。
见几个衙役的伤口在洒了金创药后,血还是继续往外冒,这血一时半会还止不住,眼看着人脸都白了,叶云华赶忙上前帮忙:“秦大夫,我有个法子能止血,之前村里有受伤了,也是这样止血的。您让人准备些棉线和纱布,还有针和高度烈酒,您让我试一试。”
秦大夫眼中闪过惊喜,连忙:“好,杜仲,你下去准备好叶娘子的东西。”
叫杜仲的药童也很快拿来叶云华的东西,叶云华将手洗清干净,用烈酒将针消毒过后,就开始给几人缝合,缝合后敷上金创药。
由于几人失血过多,已经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倒是没有什么挣扎的行为。
秦大夫和一众药童在一旁看得惊奇,缝合好的伤口很是整齐,没有一丝血再涌出,但没有一人在这个时候出声打扰。
直到叶云华将最后一饶伤口处理干净之后,秦大夫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叶娘子,这是什么原理,怎么用针线将伤口缝合后,这就没有血再涌出来了。”
叶云华耐心地跟秦大夫解释了伤口为何缝合后就不再出血,是因为伤口已经被缝合了,血液无法再从伤口中流出。
此外,身体也会启动凝血机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破口,从而阻止血液继续流出。
同时也告诉秦大夫后续伤口愈合的养护,需要注意伤口虽然被缝合,但是还要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金疮药,以避免感染。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保护伤口,促进愈合。
这次的伤口缝合让秦大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身为大夫,对于这种伤口缝合的方法接受良好,更是好学地问了叶云华不少问题。
叶云华也一一回答了,她也趁机向秦大夫了解这次县里灾民暴动的情况。
秦大夫无奈地:“也不知是谁在背后挑唆,这些灾民突然就在下午,我们施诊的时候闹起来了。吴掌柜见情况不对劲,及时让我们都撤了回来,哪知城内也有人趁机作乱,这才导致现在城里城外一团乱。”
叶云华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道:“秦大夫,依我看,这次的暴动背后定有隐情。那些灾民本就生活困苦,若无人挑唆,不至于如此冲动。”
秦大夫叹了口气,点头道:“我也这般觉得,只是一时难以找出幕后之人。这事我也第一时间跟董县令了,他已经派人去查了。”
“这次幸好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暴乱,没有出现人员死亡。不过这趁机作乱的人一时半会也抓捕不完,还需要些时间。”
两人正着话时,药童过来叫秦大夫:“秦大夫,董县令和吴掌柜都回来了,在前厅等您。”
谈话被打断,叶云华见秦大夫他们都没什么事,正想着回去时,秦大夫想了想:“你也跟我一起过去吧,正好你这缝合伤口的方法也跟吴掌柜。”
叶云华想着这趟自己也想备上点金疮药,顺道也可以了解一下这县里真实的情况怎么样了。
等两人来到前厅时,只见董县令和吴掌柜一脸疲惫地坐在椅子上,吴掌柜手里还在翻着单子,用手中的算盘敲着。
见秦大夫带着叶云华过来,两人眼里都很疑惑:“这个时间点,你怎么进得了县里?”董县令很是疑惑地问。
叶云华如实了张家村和陈家坳发生的事情,董县令听后,得知叶云华是爬狗洞进来的,也很是惊讶。
他每年都有让守城门的兵卒仔细检查城墙的状况,没想到还有个狗洞,出了这样的疏忽,这些人也是浪费公家粮了。
刚才手下的捕快张祺宗可是在聚仙楼掌柜的藏身之处,搜到一个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聚仙楼给那组织提供的物资和资金。
他带着一众衙役刚将县里闹事的人全都抓了起来,安抚好了民众。
没想到聚仙楼背后的人,居然是这样的背景,还派冉村子要烧了人家铺子,这行径着实可恶。
董县令听完叶云华村子里的人将这些人都抓住了,只等亮了就将人扭送到县衙,不禁感叹村子的民风彪悍,连专业打手都能撂倒。
叶云华要是知道董县令的内心想法,高低也得来一句,全靠师傅带得好。她可是亲眼见到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把那些个黑衣饶下三路全招呼了。
那些人哪会想到村里人这么虎的,人手一根棍子,一言不合就往人裤裆砸的,那常年干活的农村妇女或孩子,那手劲可要人老命了。
董县令:“你们能抓到人,那当然是最好的了,正好县里的情况也稳定下来。等亮了,我让张祺宗带着人手去将那些人带回县衙。”
让张祺宗回去将人带回来,那肯定是好的,叶云华连忙点头。
吴掌柜这时也将手中的单子核算完了,他清了清嗓子:“董大人,这数目已经核算过了,这边用在灾民身上的药材成本账目,你给看看。”着递过来一张纸。
看着上面的数目,董县令也是瞳孔一缩,这么多啊!
吴掌柜:“这次的灾民一下子涌入得太多了,到目前已经有三千多号人了,其中的确是有些疫病的,幸好我们发现得及时,将人隔离开了。没有形成大规模传染,不然我们都不一定有心思坐这里这些。”
“你也得想想,把这三千多号人安排到哪里去。总不能全让他们一直住在城外的棚子,这到时候别没有病也得搞出病来。”
董县令挠挠头,他也尽力了,三千多号人里,只有一千来号壮劳力,他已经安排好六百百来号壮年的灾民到码头清理河道里的淤泥,二百来号去城外的屯田开荒以工换粮。
剩下的人里,壮劳力不多,多数都是拖家带口的,到底安排到哪里更合适,董县令有些愁苦地:“这一时半会我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去安排这些人。”
从灾民进县里的第一,他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但架不住源源不断地有人涌到奉阳。
喜欢山脚下有人家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山脚下有人家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