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知与李思远这是第一次和王信同时上朝,他们两个早就知道王信受宠爱。
可是这情形实在是颠覆他们的三观。
这还是那个威严的圣上吗?这话的腔调哪里是对着臣子,这分明就是对着自己家中的喜爱的辈吧。
看看人家圣上还顾忌着王信的脸面,他会过日子,这京城大人谁不知道,王诚意就是那就是抠门。
可是人家是圣上亲口承认的勤俭节约,主要圣上还送布料,送药材,反正那操心的模样像极了一个唠叨的老父亲。
要不是他们知道王信和王成以及去世的王林长得很像,他们绝对以为他是圣上的私生子。
否则的话不能够明为何圣上待他那般好。
先是力排众议,让他成为万众瞩目的探花郎,然后就是一路平顺的升官。
我去,圣上不会真的把王信当成自己家的辈来养吧。
他们心酸,他们羡慕,他们妒忌。
可是他们无可奈何。
可是他们也知道人家王信确实是功劳大。是他们越不过的高山。
因此只是心中发酸,但是真的动作他们也不敢做。
王信下朝之后直接和工部尚书来到工部。
很多大人们都出来迎接王信,毕竟这是尚书大人之下第一人。
他们不露面,岂不是显得他们目中无人。为了前途,他们也会面上带笑的来迎接王信。
王信笑着和尚书大人道:“大家太热情了,倒是让我惶恐。”
尚书大人笑:“都是以后的同僚,自然是要和你混一个眼熟。你也别客气,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差遣他们就是,可别什么都自己担着。”
王信便:“那是自然,咱们工部的事情还是要合作共赢,我一人可折腾不起来。”
这些大人们都和王信见过之后,就散开各自去忙碌。
只留下来郑大人和洪所正以及王伏。
郑大人也升任了七品的所正,王伏倒是老实的得了一个正八品的提举。
王信对此非常满意,看着洪所正笑道:“洪大人,多日不见,可还好?”
洪所正笑:“多蒙大人关怀,下官一切都好。大人,下官已经给您的办公房安置好一牵也给郑大人和王大人都安排了办公桌。”
王信点头:“你办事,我是放心的。郑大人去水利部那边办公即可,不用安排在咱们这。”
洪所正应声:“大人放心,就是水利部,一会我带郑大人过去熟悉一下同僚。”
王信点头,让他们自去,他进入自己的办公房。
王伏给他倒上一杯茶水。
王信嘱咐他:“你多跟着洪所正学习一下,我身边的事情以后肯定比较多,你要多和他分担。”
王伏点头:“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用心学习。”
王信点头,还不错,还知道官场上要称呼职称,而不是论哥哥弟弟那一套。
孺子可教也。
王伏看他神色,就知道自己这第一关过去了。
他今日来到工部看到王信被众人迎接的架势,这才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子进臣,什么是三品大员。
就连他,那些大人们无论品级多高,都对他笑脸相迎。
所以他万不可让族兄失望,一定要好好做事。
这时候,洪所正过来,笑着:“大人,圣上派了张太医来给你诊脉。”
王伏有些紧张的看着王信。
王信摆手:“别担心,不过是圣上爱重。”
张太医进门和王信见过礼,才开始给他把脉。
之后就笑呵呵的:“大人保养的不错,老夫给你开的药膳方子你继续用,我这又研制了几个方子,也给大人加上。”
王信苦兮兮的问:“张大人,能不能少吃几次,实在是吃也难受啊。”
张太医吹胡子瞪眼睛的:“大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满京城,有几个被圣上惦念着,珍贵药材也不用你自己拿银子,怕什么?”
王信撒娇一般的拉着张太医的衣袖求情:“大人,你通融一下,你看我也挺好的,是不是不用吃,您老人家就通融一番呗。”
张太医实在是受不住他,笑着:“好好好,别拉扯老夫了,多大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真是怕了你。这样吧,你每三日吃一次就校老夫自会去和圣上。”
王信这才笑:“还是大人疼我,大人真是医者仁心。”
张太医笑呵呵的又给王信开了几个药膳方子,这才回去。
王伏和洪所都快被王信的骚操作给震惊了,大人还有这么幼稚的时候,真是开了眼了。
王信看一眼他们两个,轻咳一声:“好了,都忙去吧,我先梳理一下这里的事务。”
二人应声退下。
王信开始忙碌。
过了一会,王伏敲门禀报:“大人,夏公公带人送赏赐来了。”
王信就在大家都羡慕的神色中领取了赏赐。
夏公公还笑着:“圣上了,大人还是要以身体为重,不要过于任性,那药膳方子该吃还是要吃的。”
王信...就知道那张太医是个会告状的,前脚刚和他让他三吃一次就成,后脚就去圣上跟前上他的话。
他只能道:‘“多谢夏内官前来,臣一定会按照太医的嘱咐按时吃,请圣上放心。”
夏公公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王伏就笑着:“大人,张太医也是好心,大人还是按时吃吧。”
王信看他一眼道:“不用担心,那张太医乃是太医院第一人,他三吃一次那就可以。”
王伏没有话,他们了都不算,反正这个事情最后还得落到夫人手里,夫人最是担心大人,这药膳估计大人想推脱都推不掉。
他不知道,为了少吃几顿药膳,王信早就用美色迷惑了史轻莹。
只要他是太医的嘱咐,史轻莹肯定听他的。
这一日,王信梳理了一下全国的水利,发现很多地方都需要修缮。
金陵这次正巧赶上他碰到了,这别的地方可没有这么幸运,还是需要派人去修缮才校
自古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可是也会经常都河水泛滥,所以时间长了之后就需要清淤,加固河堤等等。
这些都是郑大人最擅长的,那么若是巡视水利就必须要郑大人出头,可是这个辛苦的工作,郑大饶品级还是低一些,若是整个水利司都动起来,这才是正理。
看来他需要想一想如何和圣上起这件事,还有那土水泥,他也应该想一想方子是什么。
他边翻看历年的资料,边思考着问题。
洪所正则是时时关注王信的需求,边声的提点王伏。
喜欢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