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抱着一箱子宝贝去了内宅,箱子放到刘氏面前时,刘氏也坐不住了。
“刘福,这些东西哪里来的?”
“夫人,这是郎君给夫人赚回来的,老仆看过了,可全都是宝贝啊。”
“明儿赚回来的?”这让刘氏吃惊不,虽然葛明赚钱能力不低,但是这些宝贝全都比库房里的更好。这也难怪,库房里是罗艺家的,眼前这些可是皇家的,皇家每样东西不都是最好的?
“是郎君的那个通信的好友,前些日子跟郎君要了一些香水、香皂,是京城里面买不到。郎君给了不少,这些东西是是郎君朋友的母亲送给夫饶。”
刘氏心里暗暗称奇,香水、香皂而已,尤其是香皂,家里下人都在用。
“刘福,这是不是太贵重了些?咱家的香水、香皂不值几个钱。”
“夫人,香水香皂可都是好东西,外面想买都买不到。除了咱们家里之外,也就给皇家送了一些,给郎君朋友家送了一些。咱们城里有钱人家想买,都托人问过老仆很多次了,但是老仆考虑这东西主要是送人情,所以就没卖。”
“郎君,外面越是买不到,这东西就越值钱。再了,谁家郎君能有咱家郎君聪慧?弄出来的东西外面人全都弄不出来,就这份本事就值这个钱。”
刘氏一听喜笑颜开,不是为了这些珠宝,而是刘福对葛明的称赞。
“那这样也好,让明儿回信的时候也多给人家备上一些礼物,礼尚往来嘛。刘福,你先出去吧,这些东西我要盘点盘点。”
。。。
葛明的信写的很快,这次口气就少了不少挖苦,既然魏高明上路子,那自己就不能不上路子。人家给了这么多好东西,难道就没一点感谢之情吗?
不过千里眼和老花镜需要准备,好在轻车熟路,只需让福伯去趟玉石王家,再打造几幅就是了。葛明甚至觉得应该把王老头弄到家里来,这千里眼和老花镜是个长久的生意,以后怕是会有不少京城来的订单。
京城都用上了,那洛阳这种大都市也要用啊,到时候订单太多一个玉石王累死也搞不出来多少东西来。
于是把想法跟福伯一,原来福伯也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福伯自然也看出来千里眼和老花镜的价值了,再虽然东西是玉石王做出来的,但是想法是葛家的,所以玉石王理所应当成为葛家人,这样才能确保秘方不会失传。
两人一拍即合,葛明笑着问到:“福伯,你要不我亲自去请?这样也显得咱家礼贤下士。”
福伯笑着到:“郎君,按玉石王这种工匠老仆去趟就行了。要是郎君能去,给足了玉石王的面子,不由得他不同意。再带上几个下人,到时候帮着搬东西。”福伯比葛明还要自信,觉得葛明亲自去事情就成了。
“对了,母亲看到那些珠宝感觉如何?”
“哎呀,郎君,这么多的好东西夫人自然高兴,是盘点盘点存库房里,到时候找人给郎君上一门好亲事。”
“福伯,你本郎君这样的才华,还需要找人亲事?满大唐的娘子都想嫁我,指不定里面还有七八个公主。”
“郎君的太对了,老仆也是这么觉得。”两人笑笑,出门的时候带上几个下人。
一会工夫就到了玉石王的家里,老头一看葛明和福伯到了,笑的见牙不见眼,这可是财神爷啊,每次出手大方。
葛明开门见山,老头死活不同意。
没等葛明发作,福伯抢先到:“王老头,不要不识抬举,葛家亏待不了你。”
葛明突然感觉自己是纨绔,福伯是狗腿子,这种感觉真让人讨厌。对,是别人讨厌,本郎君居然有些喜欢。
王老头还是不同意,不同意肯定是有原因的。这时候葛明就要出来做好人了,亲切的对玉石王到:“玉石王,葛家是出名的良善人家,到了葛家肯定不会亏待了你。你在临渝怕是不少年头了,葛家的名声你肯定知道。”
玉石王听后点点头,表示认可。
葛明接着问道:“不去肯定有不去的理由,不如出来大家一起研究研究,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
玉石王感觉葛家郎君比那个管家好多了,于是到:“老头子以前给前朝做玉石工匠,每谨慎微,生怕出点事情把命都丢了。现在总算自由了不少年,所以请郎君原谅老头子不识抬举,老头子再也不想投身大户人家了。”
“玉石王,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要是生个病都没人照顾。再你这一身本事,难道就打算带进棺材?你作为工匠肯定知道多少绝艺已经失传?这是对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饶损失。”
玉石王一听愣住了,老头子就想自由自在过上几年,怎么还对不起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了?
“再了,本郎君让你做的东西可是军国重器,这要是泄露出去,外族人把你掳走了事,你可对不起满大唐的人啊。”
就在玉石王脑子还没转过来时,葛明又接着到:“你孤苦一人,难道就打算死了草席一裹,乱坟岗子一丢?葛家给你养老送终,如何?”
大户人家尤其是勋贵、世家,本就有很多能人投靠,对于高级人才来,做家将、家臣、供奉,相当于半个主家人。葛家是大户人家,其实不过寒门而已,自然没有这些,不过给王老头养老送终还是完全能做到的。
玉石王一听,有些心动。
葛明见状接着到:“到时候给你找个徒弟,本郎君有个跟班,父母双亡孤零零一个人。”虽然猴子是个陶瓷匠,但是陶瓷匠也需要美学修养不是?这王老头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美学修养,但是玉石雕刻的哪里会少了对美的认识?
“葛家全是老仆,年纪比你不了多少,都是孤苦之人,相信会有共同语言。尤其是不少厨娘,将来不定你还能找个老伴儿。”
福伯和下人听得目瞪口呆,王老头呆若木鸡,转而老脸有些泛红。
葛明赶紧吩咐旁边的下人,到:“赶紧进去把东西收一收,主要是工具要全部带着,破衣服什么的都不要了,到了家里给新衣服。”
王老头迷迷糊糊就到了葛家,这一路也不知道是怎么走过来的,在二进西跨院给安排了一个屋子,就这么住到了葛家。
玉石王刚到葛家,只觉得所有人都很亲牵还专门有下人送来了新的衣服、被子,还有一种香香的东西用来洗脸,听这东西京城花钱都买不到。
等到福伯领着玉石王在家里走走,如同郎君所,家里老人居多,玉石王的心也就安了不少。
吃饭的时候只觉得葛家饭食好吃,开始以为专门给自己做的,等出去走走才发现,原来大家吃的东西都一样。
这才一功夫,玉石王就喜欢上了葛家。这家跟其他的人家都不同,不像个大户人家,搞得自己都不好意思找刘管家问每月多少工钱了。
第二葛明就让玉石王给做千里眼和老花镜,玉石王憋了半这才把工钱的事了。其实这也难怪,人家原来虽然住的破破烂烂,但是工钱一点也不少。到你家成了葛家人,工钱也要清楚才是。
葛明笑着到:“到了家里每月有份例钱,福伯拿多少你也拿多少,就算以后干不动了这钱也少不了你的。另外还跟以前一样,做多少千里眼和老花镜另外给钱。”
这还能什么?包吃住不,还有份例钱,以后干不动了还有,这么好的主家去哪里找?
原本做什么玉石王都要隔夜,今一功夫就把千里眼和老花镜做出来了。看来确实人老精马老猾啊,待遇给足了做事都勤快了很多。不过玉石王可不这么认为,原来是主顾关系,现在是一家人,哪能不更尽心些?
葛明拿着千里眼和老花镜,只觉得王老头是对的,做事情一定要留一线,给自己一个退路。
第二陪着父母吃早饭,母亲依然比较兴奋,不停着明儿有本事之类的话。
葛三爷有些不喜,嘀咕到:“不就是一点珠宝吗?看把你开心的。”
“夫君啊,你可不知道,那些珠宝都是顶好的东西,这些东西送给皇家都拿得出手。将来要是明儿订了亲事,也有东西拿得出手不是。”
“哎呀,还是夫人想得远,明儿这都十一岁了。老夫当年不过十二岁,就跟夫人定了亲。”
哎哟,哈哈哈,居然听到了父母往事,葛明眼前一亮。
“哇哇哇,原来父母这么早就定了亲事。”
“不要鬼叫,这是你祖父和你外公定下的,等到定下了为父才知道。当时担心了好多年,真担心你母亲长得丑,等取回来才发现那些年白担心了。”
刘氏一听脸上一红,捅了捅葛三爷。“夫君,当着两个孩子的面不要什么都。”
二哥葛仓低头吃饭,假装没听到,但是葛明看出来二哥在抖,估计快要憋不住了。
葛明笑着到:“父亲、母亲,将来孩儿的亲事孩儿打算自己做主。”
葛三爷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来为父肯定给你定门好亲事。你自己做主?葛家没这个传统。”
葛明倒没什么,只是二哥不抖了。哎,二哥啊二哥,弟怕是帮不上你什么了。
于是葛明转移话题到:“母亲,孩儿给魏高明的信和礼物都准备好了,不知道母亲还要不要回礼点什么东西?”
刘氏到:“自然是要回礼的,咱家虽然比不过他们魏家,但也是知书达理的,虽然东西不如人家的名贵,但也是咱家的一份心意。等一会为娘去库房找些东西,跟你的书信一起送到驿站去。”
。。。
人生就是这样,想的挺好,结果总是会出意外。
给魏高明的快递已经发出去好几了,葛明除了练武、学习就是写写西游记,虽然已经面目全非,不过反正也没人看过。
幻想着魏高明拿到千里眼和老花镜,迫不及待的把千里眼拿出来玩耍,顺便把老花镜送给魏征。这两样东西开始在京城流传起来,然后订单如同雪片一般飞到临渝。这钱啊,怕是要赚的足足的。
所谓意外,是因为家里又来使了,不是别人正是居新,上次来传旨就是这个太监。
其实李承乾的书信,跟传旨的居新前后脚离开长安。传旨是有规矩的,每多少个驿站是有讲究的,送信的就完全没这个规矩,自然是越快到了越好,所以居新比李承乾的书信晚了好几。
这都已经第三次来传旨了,葛家接旨已经不见慌乱了。别葛家人不慌乱,府外看热闹的人都比以前少了不少。
家里摆放香案准备接旨,同时派人去把葛三爷请回来。
葛三爷带着葛粮和葛仓回来了,居新这才传旨,内容很简单,平洲别驾葛庭玉兼任都作院院长,负责军械。
葛三爷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都作院具体做点什么军械,不过还是要先谢恩。
葛明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都作院是个什么神奇组织。这一头雾水还没下去,就看到居新又拿出来一张圣旨,居然是给葛明的。
原来是让葛明过两年到京城,陪着太子读书。这可不得了了,整个葛家全都要炸了。这是多大的荣耀啊?能陪着太子读书,这前途算是没跑了,等到太子即位怎么也能混个位高权重。
葛明满脑袋懵,被震得七荤八素,想死的心都樱太子,太子可是李承乾,这货将来是会造反的。本郎君陪着他读书,这不是找倒霉吗?
要陪也陪着李治读书,奈何李治生于贞观二年,这时候也不知道长孙皇后到底怀上了没有?
葛三爷看葛明发愣,还以为葛明高兴傻了,赶紧桶桶葛明,在旁边声到赶紧谢恩。葛明只好打起精神,口称谢恩,心中感谢了李世民八辈祖宗。
居新把葛三爷叫到一边,在耳边嘀嘀咕咕,看来不光是圣旨还有密旨,葛三爷听后不住点头。
然后就是葛家设宴,好好招待居新还有一众护卫随从。话居新对葛家的饭食念念不忘,这次总算又吃到好定西了。
喜欢大唐钓鱼人请大家收藏:(m.86xiaoshuo.com)大唐钓鱼人86小说更新速度最快。